AYX·爱游戏-乔治-卡尔澄清推特风波,账号言论出自商业伙伴之手

体育新闻 7℃ 0

NBA传奇教练乔治-卡尔(George Karl)通过个人声明澄清了长期以来围绕其社交媒体账号的争议,卡尔明确表示,自己从未亲自发布过任何推文,账号上的所有言论均由其商业伙伴代为管理,这一声明引发了体育媒体和球迷的广泛讨论,也让人们重新审视名人社交媒体账号背后的运作方式。

推文风波始末

乔治-卡尔的推特账号(@CoachKarl22)长期以来以直言不讳的风格著称,经常针对NBA现役球员、联盟政策甚至政治议题发表尖锐评论,他曾多次批评某些球星“缺乏职业精神”,或调侃联盟的裁判判罚标准,这些言论一度让球迷和媒体认为卡尔本人是AYX·爱游戏一位“网络活跃分子”,甚至因此引发过数次舆论争议。

卡尔在最新声明中强调:“我从不发推,甚至很少浏览社交媒体,账号上的内容是由我的商业团队负责运营,目的是为了保持与球迷的互动和商业推广。”他还补充道,自己虽然会与团队讨论大方向,但具体推文的措辞和发布时间均由合作伙伴决定。

名人社交媒体的“代运营”现象

卡尔的声明并非个例,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名人、运动员和教练被曝出社交媒体账号由团队代管,这种模式在商业上并不罕见——许多公众人物将账号视为品牌推广工具,而非个人表达渠道,问题在于,当账号内容涉及争议性话题时,代运营的模糊界限往往会让公众感到困惑甚至被误导。

乔治-卡尔澄清推特风波,账号言论出自商业伙伴之手

以卡尔为例,他的账号曾多次卷入NBA相关的口水战,2021年,账号发文质疑某位全明星球员的“领导能力”,引发球迷激烈争论,当时,许多人认为这是卡尔本人的观点,甚至有不少媒体直接引用推文作为他的“公开表态”,如今真相揭晓,这些言论的实际来源成了谜团。

球迷与媒体的反应

卡尔澄清后,球迷反应两极分化,部分人表示理解,认为名人社交账号的商业化运作是常态;另一部分人则感到被欺骗,认为代运营团队不应以个人名义发表争议性内容。

资深体育记者马克-斯坦恩(Marc Stein)在专栏中写道:“如果推文并非本人所发,那么这些言论是否还能代表乔治-卡尔的观点?这不仅是诚信问题,更关乎公众人物的责任边界。”

NBA评论员斯蒂芬-A-史密斯(Stephen A. Smith)也在节目中调侃道:“看来以后引用名人推文前得先确认是不是本人发的——这年头连‘早安推特’都可能出自代笔!”

商业利益与个人品牌的平衡

卡尔的案例再次引发了关于名人社交媒体代运营伦理的讨论,商业团队需要借助名人的影响力进行推广;过度“包装”可能导致公众对名人真实立场的误解。

有业内人士透露,许多体育明星的推特、Instagram账号均由经纪公司或公关团队全权管理,甚至存在“内容库”和“预排期”的标准化操作,某些球员的“赛后感言”实际上是团队提前准备好的模板,与球员本人无关。

乔治-卡尔澄清推特风波,账号言论出自商业伙伴之手

对此,卡尔在声明中表示,未来会与团队更明确地划分责任,确保账号内容“更贴近自己的真实想法”,但他也承认,完全收回账号管理权“不太现实”,因为商业合作是双向的。

联盟与球员的社交媒体政策

NBA联盟对球员和教练的社交媒体行为并无严格限制,但近年来因不当言论导致的罚款案例并不少见,2019年时任火箭队总经理达雷尔-莫雷(Daryl Morey)因涉政推文引发轩然大波,最终导致NBA在中国市场遭遇重创。

卡尔的代运营争议虽然性质不同,但也让联盟意识到社交媒体管理的复杂性,有消息称,NBA可能会在下一轮劳资协议中加入更明确的社交媒体条款,要求球员和教练对账号内容负直接责任,无论是否为本人发布。

乔治-卡尔的下一步

尽管澄清了推特风波,乔治-卡尔的名字依然与NBA紧密相连,这位71岁的老帅曾执教超音速、掘金等多支球队,生涯总胜场数排名历史第九,近年来,他虽未重返教练席,但经常以评论员身份参与篮球节目,并出版自传《愤怒的乔治》(Furious George),大爆NBA更衣室内幕。

对于未来,卡尔表示仍会通过“合适的方式”与球迷交流,但可能减少对推特的依赖。“我更愿意接受采访或写专栏,至少那能确保每一句话都是我自己的。”

乔治-卡尔的推特风波揭示了数字时代名人形象管理的复杂性,当社交媒体成为商业工具时,真实性与营销需求的冲突难以避免,对于球迷而言,或许在点赞或转发前多一分思考,才能更理性地看待网络世界的“名人声音”。

相关推荐

评论留言

我要留言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